联系我们
温馨提示:
网上开户服务时间 : 周一到周五09:00 - 15:00;
开户前准备:身份证、银行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手写签名照;进入开户界面,选择“晟鑫期货”。
资讯中心
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中国证券报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千亿元
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开启抢筹模式,截至1月19日,累计净买入金额已超千亿元。“2023年,中国资产将迎来全新机会,会持续加仓A股。”谈及2023年A股市场的投资机遇,弘量智投CEO兼联合创始人雷春然充满期待。核心资产备受青睐2022年,在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北向资金继续流入A股,净买入超900亿元。进入2023年,北向资金切换到抢筹模式。
服务扩内需 资本市场多维发力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力。截至1月19日,已有13家公司首发募资;220只公司债发行,发行额1394亿元;16只企业债发行,发行额163亿元。专家认为,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合理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股市和债市共同发力,助力扩大内需,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股权融资比重“提高股权融资比重正在成为扩内需的有效路径。
锂盐价格回调放缓 高景气度将延续
近期,锂盐价格下跌,电池级碳酸锂跌破50万元/吨大关,较去年11月上旬的高点下跌约23%。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求悲观预期已基本释放,叠加春节后的备货刚需,预计锂价下跌空间有限,进入筑底阶段。锂价进入筑底阶段目前,锂盐价格回调已开始放缓。1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8.05万元/吨,已连续一周保持横盘。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加仓航空股
近期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定增公告曝光了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最新操作动向。2023年以来,中欧基金周蔚文、广发基金林英睿“大手笔”参与中国东航定增。此外,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也显示,杨浩、肖觅等知名基金经理不同程度地加仓了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吉祥航空等股票。
上海证券报
再创历史纪录 北向资金开年以来累计净买入超千亿元
周四,A股全天低开高走。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0.49%,深证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08%,沪深两市合计成交6870亿元。盘面上,计算机、电子板块领涨,食品饮料、电力设备板块则跌幅居前。继周二刷新单月净买入额历史纪录后,北向资金昨日再度大幅加仓93.93亿元,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单月净买入额再创历史纪录。
新年新气象 多家上市公司换新名走新路
岁末年初,一批上市公司纷纷换上新名称、踏上新征程。记者注意到,2023开年以来,已有4家A股公司宣布变更证券简称。这一数据相较此前环比增长显著。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强劲 氟化工龙头争相布局“高精尖”领域
□受配额等因素影响,过去三年制冷剂行业景气度承压,但2023年行业“冬天”将结束,相关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企稳回升□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将推动氟化工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带动氟化工产品需求强劲增长□氟化工行业在不断延伸产业链下游的其他高端应用场景,2023年将向“高、精、尖”新材料领域扩展“含氟制冷剂2023年是扭亏行情,2024年行情将好起来。
接待调研忙不停 新赛道公司预报新动向
新年伊始,机构早早开始忙碌起来,摸底春季行情,至今已有288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并披露了调研记录。据统计,医药、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产业链备受青睐,且中小市值公司居多。“新”成为调研过程中的关键字,机构与上市公司交流时纷纷询问新年新规划,涉及新产品、市场策略、销售订单等,以求从中把握投资机会。机构紧抓新领域今年以来,公募、私募、券商等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较高。
证券时报
北交所做市规则落地 混合交易覆盖全部股票
1月19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以下简称《做市细则》)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指引》(以下简称《做市指引》)发布,对证券公司开展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的流程、权利义务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规定。《做市细则》和《做市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据了解,北交所已组织各市场参与者开展技术系统准备工作并完成相关测试。
北水大战“困境反转” 公募期待普涨行情 投资主线集中在科技板块
年即将来临之际,A股送出了“大礼包”。截至昨日,2023年以来北上资金(俗称“北水”)净买入达1032.75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相对应的,地产、金融、半导体、消费等板块循“困境反转”逻辑轮番演绎。
多家光伏龙头公司业绩预喜 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1月19日晚间,光伏龙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以及有着国内单晶硅双骄之称的隆基绿能和TCL中环相继发布2022年业绩大幅预喜的公告,这也显示出去年光伏行业的景气度持续高涨。
特斯拉降价余波未了 新能源车价格战一触即发
新年伊始,特斯拉率先吹响降价号角,问界、小鹏汽车紧随其后,新能源车市场一番热闹景象。此次,特斯拉将价位打入多款竞品车型的腹地,新一轮的市场争夺战拉开序幕。
证券日报
返乡客流高峰重现 铁路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向好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春运,火车站再现人潮涌动。1月18日,深圳北站迎来2023年春运返乡客流高峰。《证券日报》记者直击现场盛况,记录浓浓的春运氛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春运,特别激动,希望能够马上回家,过一个好年。”大四学生万同学告诉记者。
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行动方案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据工信部官网1月1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
上市券商再融资需求强劲 7家公司拟募资合计不超905亿元
近年来上市券商再融资“补血”频繁。仅在去年12月底至今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浙商证券、华泰证券、财达证券等3家上市券商抛出了再融资计划,拟募资合计不超410亿元。除此以外,另有4家上市券商再融资计划“在路上”。其中,国海证券、中原证券、国联证券拟定增募资合计不超225亿元,中金公司拟配股募资不超270亿元。截至记者发稿,共有7家上市券商再融资拟合计不超过905亿元。
多地首套房贷利率开启动态调整 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距离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今年1月5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已经过去了十余天,房贷款利率下调了吗?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动态调整机制下,九江、太原、唐山等部分符合条件的城市已下调了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有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至3.8%。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112份券商监管函!2022年监管思路变化全息透视
比起2021年,2022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券商们下发的监管函数量出现了腰斩。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2022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券商们下发的监管函为112份,这一数据中,包含了因同一事件、对不同主体下发的多份监管函件。而我们上一年的可比统计,也就是2021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违规券商下发了265份监管函。
佛山用工AB面:部分高技术岗位求人倍率达31 “抢人大战”会否重演?
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后的首个春节即将到来,按照往年经验,春节过后,不少制造业大市都将上演“招工潮”,部分企业甚至在春节前就开始为“留人”做准备。2023年春的“抢人大战”或许会与以往有所不同。1月中旬,继东莞用工调查之后,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又走进制造业大市佛山,了解家电、陶瓷、家具、纺织、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
第一财经
消费提振年揭幕 8万亿超额储蓄打开扩消费想象空间
2023年春节是疫情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节,全国各地消费市场将加速回暖。商务部把全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19日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部署,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将重点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向绿色、智能、健康、品牌、时尚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北向资金月内加仓已超千亿元 流入空间还有多大?机构这么看
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趋势。数据显示,1月19日,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买入93.93亿元,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本月累计加仓达1032亿元,超去年全年,同时也超过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年净买入总额。
经济参考报
机构展望2023:中国经济前景可期 看好权益资产投资机会
多数机构上调中国经济2023年增长预期。同时,从具体投资策略看,分析人士预计,2023年权益资产领域全年投资实现正收益可能性较大,大宗商品部分板块在全年也有可能出现趋势性投资机会。随着稳增长政策起效以及防疫政策优化,机构普遍预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前景向好。在内外资机构看来,经历2022年震荡分化、风格切换后,2023年权益资产领域全年投资实现正收益可能性较大,A股资产值得期待。除看涨权益资产配置外,机构认为,大宗商品部分板块在全年也均有可能出现趋势性投资机会。
春季行情点燃A股市场信心 多数机构建议“持股过节”
自2023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势。对于这一波提前到来的“春季行情”,多家机构表达了对后续市场的信心,同时建议投资者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可选择“持股过节”。机构同时预计,春节之后,在经济复苏预期加强、企业盈利持续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或面临进一步估值修复。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