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温馨提示:
网上开户服务时间 : 周一到周五09:00 - 15:00;
开户前准备:身份证、银行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手写签名照;进入开户界面,选择“晟鑫期货”。
资讯中心
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中国证券报
11月外储规模回升 保持稳定具备有利条件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651亿美元,升幅为2.13%。专家表示,11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是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持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生效,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
贸易需求提升 海运巨头扩增LNG船舶订单
今年以来,多家海运、能源巨头扩增LNG船舶订单。日前,招商轮船公告显示,下属全资子公司与大船重工和中船贸易签署2艘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舶的《船舶订造协议》,造船款合计4.7亿美元。业内人士表示,LNG船舶运输市场维持高景气市场行情。北半球冬季供暖需求、欧洲地区LNG需求激增,支撑了全球LNG贸易整体增长。
短期震荡不改积极预期 一线私募掘金“蓝筹+周期”
近期A股主要指数整体呈现偏强震荡运行格局,低估值蓝筹股的“价值重估”正成为机构资金关注焦点。在市场做多氛围较浓的背景下,来自多家一线私募的最新应对策略显示,当前不少私募机构重点关注“周期股”,包括金融、地产、建材、建筑、石油等典型周期性行业。
中国资产暖意浓 海外资金大举涌入
近一个月,A股、港股实现深“V”反弹,中概股上演“绝地反攻”。中国资产的复苏令多只海外中国股票ETF上涨,海外资管巨头旗下中国股票基金净值也纷纷上涨。同时,海外资金借道ETF持续流入。11月以来,安硕MSCI中国ETF(MCHI)、安硕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WEB)、安硕中国大型股ETF(FXI)三只大型海外中国ETF均获大量资金买入。
上海证券报
交易所严防市场投机炒作风险 多家A股公司涉嫌“蹭热点”遭关注
据上证报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60家A股公司因涉嫌“蹭热点”“炒概念”被交易所关注或问询。其中,ST曙光、ST鹏博士等更是被交易所点名或处分。
中证协:推动“专精特新”专板规范建设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中国证券业协会了解到,中证协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日前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交流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中证协副会长孟宥慈表示,下一阶段,将根据《指导意见》要求,研究探索加强对区域市场中介机构自律管理,推动“专精特新”专板的规范建设。
我国前11个月外贸同比增长8.6%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汽车出口增长强劲
海关总署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4万亿元。专家分析称,外贸进出口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充分反映外贸韧性。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47万亿元,增长8.4%,占出口总值的57.1%。
新能源车板块集体反弹 市场风格转换或刚开始
本周以来,行业板块轮动速度加快,价值与成长风格轮流表现。展望后市,哪种市场风格有望占优?券商观点出现明显分歧。
证券时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疫情防控十条措施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为更加科学精准防控,切实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7日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庞大“马甲”持股者潜伏 中小银行股权乱象亟待治理
为何会有众多的银行股权被拍卖?拍卖数量、成交价格有着怎样的变化趋势?股权拍卖背后涉及怎样的股东背景?对银行本身又构成了什么样的风险隐患?这无疑是一系列值得探究的问题。
力促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 扩内需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2022年,全球经济普遍承压,中国经济负重前行。如何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证券时报今起推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宏观政策及时加力,这给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基金经理谈今年得失 乐观看待明年多个机会
投资唯有拥有全局视野,才能跳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洞察投资优秀企业的本质,把握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市场震荡加剧的一年,并没有出现大的机会,3000点成为投资者心中挥之不去的心理关口。这样的市场环境无疑也给基金投资加大了难度。
证券日报
商场烟火气渐浓 烘热实体消费“温度”
连日来,全国各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客流回暖明显。12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兵分多路实地走访北京、深圳等地的大型商场,发现目前大部分商场凭健康码绿码均可进入。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府、商家共同发力之下,商场消费恢复态势明确。政府消费券、商家促销活动以及推陈出新的品牌与业态,为商场带来了良好的引流作用。
四个“敢”字彰显关键时刻政策导向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对现阶段经济发展、疫情防控、改革开放等各项工作作出部署。其中,四个“敢”字体现了在关键时期必须真抓实干、激发活力、提振信心的政策导向,有利于统一思想,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困难挑战,赢得发展主动权。
房企融资迎“第三支箭” 投行全力以赴同时坦言仍有难点
日前,监管释放“第三支箭”令业界喜出望外,短期内即有多家房企抛出融资计划。而作为重要参与方的券商投行自然不敢怠慢,积极与房企接洽、拟方案,抢抓“第三支箭”落地下的发展机遇。“‘第三支箭’的发出是积极发挥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券商投行带来一定的业绩增量。
熊去氧胆酸概念股火爆 多家上市公司回应产销情况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优化,市场对预防新冠病毒的药物关注度与日俱增。除连花清瘟、布洛芬等热点药物之外,熊去氧胆酸也进入了人们视线。
人民日报
多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不久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从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等6方面提出21条措施。《意见》旨在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有利于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更好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后劲。
21世纪经济报道
大额存单“降价”仍一单难求 上市公司也加入“抢单”大军
连续的降息下,大额存单的利率也随之下调。近日,部分银行2至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已经下调至3%左右,但“一单难求”现象并未得到缓解。目前3年期的大额存单数量最多,占比过半。其中城商行、农商行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要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多位市场人士认为,未来在商业银行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存贷利差空间将进一步压缩,大额存单的利率可能会进一步向下。
11月外贸增速创近半年新低 沿海大省组团出海“抢订单”
12月7日,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4万亿元,扩大42.8%。按美元计价,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78万亿美元,增长5.9%,比前10个月放缓1.8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
大消费行情卷土重来 逾40只主题基金“回血”超20%
近日,沉寂许久的大消费行情迎来复苏,为年末行情增添了一抹亮色。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食品饮料行业近5日上涨8.09%,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居首。此外,商贸零售、纺织服饰、美容护理等行业表现亮眼,同期涨幅均超6%。在板块效应的带动下,消费主题基金大面积“回血”。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消费主题基金中,有159只产品11月以来基金净值增长超过10%,41只产品涨幅超20%。
海上“风光”资源受市场追捧 风电光伏“入海”面临多重挑战
今年密集出台的多份“十四五”能源相关规划,让市场燃起一轮又一轮对电力及新能源行业的热情。又到年关,明年的行情将如何演绎?
经济参考报
多家船企实现订单突破 国产LNG船竞争力提升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前公布了2022年1-10月国内船舶统计数据,江苏扬子江船业完工量和新接订单量双双位居第一,此前,扬子江船业宣布首次承接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订单,成为国内第四家、国内民营第一家进入大型LNG船建造市场的船企。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信息部副主任曹博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多家船企实现大型LNG运输船订单零突破,对中国造船业在大型LNG运输船领域实现产能提升意义重大。
金融工具发力稳投资 年内加速落地见效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成为稳投资的关键一招。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两批金融工具合计已投放7400亿元,有力补充了一批重大项目的资本金。与此同时,各银行为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3.5万亿元。时至年末,相关部门还将集中力量推动金融工具项目加快开工和建设,为稳投资、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支撑。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