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期货作为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粮食安全、防范农业风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期货交易所、期货经营机构近年来持续通过创新,逐渐形成覆盖农业生产、流通、储备、贸易的全产业链服务,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海外粮食市场持续动荡
今年以来,海外粮食价格呈现大起大落态势。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今年2月、3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飙升,创出1990年指数编制以来的最高值,谷物价格大涨是推升一季度食品价格的重要原因。
但是,从4月开始,随着海外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受制于需求疲软,包括食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连续回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6个月下跌;同时,为抑制日趋严重的通胀问题,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大经济体货币当局开启激进加息,致使加息风险外溢,不断削弱着国际贸易商品的美元价格。
此外,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极端天气频发、农业投入成本高企等问题均加剧粮食市场动荡,海外粮食安全处在高风险之中。
在海外不确定因素叠加的影响下,我国今年的粮食生产经受住了考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日前表示,当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裕、市场稳定,与国际粮食市场大起大落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下大气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扩种大豆和油料,今年粮食丰收在望。”
粮食期货提供全产业链风险管控
近年来,通过不断摸索创新,我国粮食期货市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农业生产与加工环节,农户与生产加工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从而达到提高种粮积极性、减少经营风险的目的。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1号期货市场功能发挥良好,期现货相关性达0.99,套期保值效率达96.79%,参与黄大豆1号期货的企业的大豆蛋白粉加工量约占全国的80%;玉米期现货相关性达0.94,套期保值效率达93.97%,目前行业前50大龙头企业有90%以上参与大商所玉米期货市场。
在农业流通环节,期货市场通过设立交割仓库,不仅降低出库交割成本,扩大流通半径,而且有效破解了粮食产区与销区流通不畅等问题,极大提升了粮食市场流通效率。
目前,郑州商品交易所设置的交割库包括普麦期货10家、强麦19家、早籼稻9家、晚籼稻7家、粳稻6家,涉及多个重要粮食生产与消费地区。上述交割库的设置,有效满足了当地产业客户的仓单注册需求,助力农业企业管理市场风险敞口、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效率、推动农业产业振兴。
在农业储备环节,期货市场可以为储备粮的轮换提供价格参照系数。当期货市场显示粮食价格非正常波动、偏离合理市场价格水平时,粮食承储企业可对轮换频率和数量进行调整,从而平抑粮食现货价格。
在今年玉米价格波动率大幅增加、储备粮轮换操作难度明显提高的背景下,中粮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中粮祈德丰商贸为某省储量身定制了“轮储+基差”风险管理方案,在合适时机借助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套保操作,同时依托中粮背景在玉米产业链中的优势,保障了某省储的玉米储备轮换工作。
作为针对国家商储物资的产业支持项目,郑州商品交易所自2020年起创新推出尿素“商储无忧”项目。近两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商储无忧”项目已累计为60万吨尿素提供风险管理支持,为我国化肥行业保供稳价作出了贡献。
“保险+期货”让惠农助农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创新了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业务模式,其中以“保险+期货”模式最具代表性。
“‘保险+期货’是一种跨界融合模式,保险主体在对粮食价格承保的同时,将积聚的粮食价格风险通过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转移操作,构建与粮食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联动的风险控制机制,从而为投保农户实现有效规避粮食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新湖期货副总经理李强向记者介绍。
在地方政府、交易所、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的多方努力下,“保险+期货”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帮助农户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稳定种植收入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河南省开展了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项目由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携手8家期货公司共同承做,总承保面积近19.3万亩,承保总量约4.25万吨,承保货值接近3.7亿元,参保农户1.9万余户。
据悉,上述项目最终支付赔款1529万元,每亩赔款79.23元。假设某农户投保6.4亩,在财政部门和交易所的支持下,只需投入59.78元便可购买此项目的保险产品,最终预计可得到507.07元的赔付。
“此项目的实施为参保农户提供了稳定的价格保障,极大增强了农户后期继续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久之前,2022年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项目启动,预计承保种植面积有望较2021年大幅提高。
李强说,期货经营机构采用“保险+期货”模式,可改变原有的粮食价格风险转移方式和粮食补贴方式,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通过“保险+期货”的方式进行有效管理,既能极大地缓解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又可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保险+期货”最终通过“保价格”实现“稳供粮”,客观上起到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